哈尔滨拼团购房130群(65)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218人申请入群

RTKL刘晓光:定位建筑设计动感平衡 活力现价值新战略

发布时间: 2017-11-28 13:47:26

来源: 新浪地产

分类: 行业动态


  建筑设计的灵魂源于建筑设计师的感悟与创造,而建筑空间与美学的结合,正是因建筑设计赋予的灵魂而更加完整鲜活。如今,展现城市的灵性优雅、追求空间的感性明朗,融合了设计理念、文化价值、地域风情、功能业态等元素的建筑载体本身,已经极大丰富、灵动了一座城市的动感色彩。伴随着联想总部(北京)园区初具雏形,它的设计者的“对立统一、和谐共生”设计理念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新浪地产(微博)有幸邀请到RTKL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光,跟随他一起走进建筑设计的世界,体验充满个性与活力的城市“实体”。

  RTKL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光

  新浪地产:时下,大众更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但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太多的挑战,而国际总部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刘总您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较长,对您来说,在设计总部以及与联想交流的过程中,联想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进步?联想与国际上最顶端的企业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刘晓光:我们接触过的国际化和本土的企业中,既有新技术领域的标志性企业,也有相对稳健的传统企业,从各自的工作场所里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氛围。在我们自己的工作环境里,可以直观地看到国际化企业的多元化的特征。员工拥有不同的文化和国家背景,代表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也是多元的,工作部门和业务类型也各有不同。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也必须有能力把这些多元化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凝聚力。这两方面看似矛盾,但却又缺一不可。将这样的问题反映到实体的工作场合中,做到既可容纳多元化并从中获取活力,又能包涵很强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协同性,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处理的方式,但都需依托共同的价值观和制度保障。即使在最技术导向的工作环境里,文化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因素,尤其在这个走出去的过程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基因。我们都看到的一个现象是,企业文化越来越趋于显性。从硅谷的新总部浪潮开始,以IT企业为先导,很多企业都开始大规模、大踏步地通过自己工作场所的独特建筑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企业文化。就联想来说,与新兴的IT企业相比,情况可能更复杂一点。历史和传奇既能积淀成企业文化遗产,也可能成为自我改革的某种负担。但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时代,变化是必然的。

  在我们和联想的沟通过程中,很多问题都会回到你刚才提的问题原点,如何定义联想文化以及如何在建筑中体现联想的文化。这其实是在寻找企业的立足点,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而不是追求某一个极端。最为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寻找定位,其次才是探索形式。在这点上,我们采取了相对激进、但并不冒进的方式。我们希望不落后于当下,同时争取预留一些条件,让公司企业未来有足够的转变空间。

  具体到我们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切入点很简单明确,就是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价值体现在城市和建筑的活力。经营好公共空间能够激活整个城市环境,而且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我们的策略是加大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如果这个空间是有生命力的、有弹性的,就可以包容、适应将来可能的转型。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我们已经看到,公共空间和工作场合正慢慢地在发生跨界融合。第三类空间概念并不是新生概念,重新提出并且把它与工作场所的转型联系起来,与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改变有关。信息革命初期提出的高科技与高情感平衡的论点在今天比以往更为适用,工作需要高科技,工作环境需要高情感。换句话说,在这个高速科技化的环境里,我们更需要关注人的因素、情感的因素。工作场所比以往更需要多元化、人性化的空间,才能满足新生代、多元化、高素质劳动大军对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求。

  今天的联想和我印象里的中关村时代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而我们对于联想的了解更多还是通过设计沟通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未必是全面真切的企业和商业解读,这客观上也使我们处于一个相对超然的位置。和一个优秀企业的项目团队合作,所有参与者都始终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这也算是行业的常态。挑战在于过程中存在更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因此也更需要开放、沟通、互信和协调,与规则和制度之间的矛盾有时也难以完全规避,这或许也可以笼统描述为文化特点,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张力。

  联想总部最终采取一种稳健、积极、进步和务实的总体定位和设计策略,不展现激进的姿态,但储备超前的实力。立足与当下需求,着眼于未来发展。

  新浪地产:刘总刚才的阐述,让我感觉您对这个项目核心的一个词汇就是平衡,其实是有点中庸的态度,但又为未来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刘晓光:平衡是对的,需要修正一下你所说的“中庸”。我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或者可以概括为一种“二元论”。 它的确是种平衡, 但是矛盾的和动态的状态,本质上可能更接近中国的“阴阳”。“中庸”更像是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一个折中点。而我们选择同时保留两个对立极端的独立存在,突出各自的特征,而不抹杀它们的个性。就如同黑与白同时存在,而并非简单的调合成灰色。

  新浪地产:据了解,之前有日本、德国以及美国的设计公司都参与了联想的竞标,我很遗憾没有看见他们的想法。但对联想的规划,我想请您介绍一下当时RTKL的设计是如何中标的,建筑设计上有什么地方吸引了联想?

  刘晓光:这个投标是我们公司另一个团队最初参与,由我后续接手的。从最初到项目落成,其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规划条件、建筑功能和设计目标和方向都经过比较大的调整。在此之前,我做的项目主要是公共建筑,更多涉及公共议题。这类项目确实更可能提供空间和自由度去释放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尝试,同时为更多人带来价值。相对来说公共空间更能满足建筑师的成就感,但是项目的类型不是选择的前提。

  这个项目的发展推进也带来我们对于工作场所更深入的认识。

  如果变化一下尺度,一个企业总部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的城市或社区,其中包含着与城市结构和原理相通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职能。打造一个企业总部其实就是在打造一个城市或者社区,包括经营它的公共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办公空间与公共空间融合的趋势。从企业总部到商用办公空间都在逐步突破工业时代的传统办公建筑形式,促使我们回到原点思考。

  我们之前对于公共场所的理解可能相对保守和封闭。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的认识也有转变,非常幸运当时有机会参与这个项目。    

  新浪地产:请刘总介绍一下联想总部设计的亮点,主要通过哪些设计达到节能,以及整个工程是否会涉及采用新材料?

  刘晓光:这个项目的设计不追求新奇,并不意味着没有亮点,它的关注力更多集中在设计细节和内部空间的营造。

  建筑节能是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涉及采光、通风、保温等各个环节,我们可以拉出一份绿色技术列表,但争取做到的是整体性的高性能建筑,而不仅是一套技术解决方案。

  关于新材料,既包括新的材料种类,也包括使用方法的创新,这两方面在联想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都有所尝试。对于一个新的科技企业总部项目,我们希望能运用先进的材料,尤其是环保、节能材料,对很多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进行了调查,包括室内室外的装饰材料。和绿色能源一样,绿色材料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问题,很难就单一、局部的性能和应用做出严谨的判断。很多环保材料和新生材料确有价值,但目前还没有经历足够的时间和足够复杂的环境考验。就我个人观察,对全周期的建筑来讲,有些新材料未必一定是真正的环保和绿色;而被认为是传统和保守的材料,也并非全然不是合理的选择。这还需要综合的比较判断。与此同时,由于建筑节能和消防规范等在不断变化更新,要求材料和应用技术做出相应调整,在这个项目一期工程行之有效的在二期可能就不再适用,这也客观上要求进行动态的综合评估。

  新浪地产:针对联想的办公方式,这次设计有没有特别针对刺激工作者、办公者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亮点?这次的建筑是否是您的得意之作,它的精髓在哪儿?

  刘晓光:关于工作场所和创新力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角度观察。

  将第三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办公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和趋势,一方面很多人会去咖啡厅等公共场合工作,另一方面工作空间也越来越娱乐化。虽然整体的效果是积极的,而且推动思维和价值判断范式的转变,如同现在流行的一些网络体验,不能从传统角度评判它们的商业模式,但是从企业角度还无法证明和量化这一模式与创造力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即使像谷歌这样的企业,也会提醒设计师:我们是一个企业,除了那些常见的好玩儿的地方,我们这里还有重视效率的区域,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效率与活力在今天的企业里仍然是一对孪生问题。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的不仅是建筑师的理念,更考验业主的眼界和意愿。这个联想总部可能是一个公共空间比重最大、公共功能最完整的企业园区。

  我们在这次建筑设计中的收获,体现在应用特定设计理念指导设计演变的过程。作为一次新的尝试,我们有机会把理念放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建筑类型里进行检验,设计结果和使用者对于建筑的反馈基本是积极的,这也给了我们信心。但这还不是最终成果,二期工程是我们的第二次机会,还会继续改进和提升。

  新浪地产:我们刚才在联想总部(北京)园区看到了很多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势必会占用一些传统办公空间。一期大概有5000员工,您是如何规划让其在办公空间中不至于过于拥挤?结合您刚才所说的第三类空间,对一个办公项目而言,它有怎样的存在价值呢?

  刘晓光:办公空间和公共空间传统上是一对矛盾,二者之间比例的拿捏取决于一个整体和长远的规划。二者兼得的设计思路与当初的判断有直接关系。

  矛盾的要求通过矛盾的方式解决。二元导向的设计策略是强化两方面各自的特征– 更加开放活跃的公共空间;更讲求秩序和效率的办公空间。

  从目前的完成结果看,办公空间和公共空间呈现明显的对比。两者之间有所互动,但仍有待加强,比如在办公空间加入更多更小型多样的公共空间,这个是希望能够再改进的。这涉及到一个如何控制设计整体性的实际操作问题。

  从未来发展和空间使用策略上,希望从规模导向,转为效率导向。在保证基本面积需求基础上,结合新技术和新趋势,引导鼓励更加移动、弹性、共享和协作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扩大公共空间的涵义,强调多功能和灵活使用。通过工作方式和空间性质的转变提高整体建筑环境的功能性和使用效率。

  刚才提到的第三类空间,是指住宅和公共场所之间的各类公共空间。对于第三类空间的引入,我们最基本的标准是让员工得到身心放松,最高的追求则要能激发员工创造力,这一点是不可量化的,而且取决于企业的性质和文化,不可一概而论。

  新浪地产:目前,从公共空间角度看,北京作为大城市,它的公共空间并不是很丰富。我记得一本书里面提到大马路里人行道,就是代表了公共空间的两种选择,而联想设计可能更偏于园区化的建筑,在这里面加入公共空间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刘晓光:城市还是园区?这是一个十分专业又涉及个人体验的问题。

  如果为这个园区做一个建筑模型的定义,可以把它的性质类比于城市、社区或家庭,空间模式来自街道、广场,或是传统的庭院。这些似乎都合适但又不完全确切。最终的结论可能是一个复合的、综合的、同时具备共同特点的建筑形态。设计策略可以简单概括为,用城市设计的原理来理解和设计园区。

  作为一个空间系统,不管设计理念如何,清晰的交通系统是必须的。但我们不希望仅仅停留在交通系统,因为它还可能是城市生活发生的地方,是复合的空间。我们做的是利用交通空间打造成城市空间,不管它们是以街道形式出现,还是以环路或者是垂直交通出现,原理是一样的。

  当然,还有所谓的空间节点,诸如在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广场或是院落。我们曾试图以园林景观定义公共空间,但庭院的概念多少有点私属和消极。后来又转向城市广场,因为它不仅是开放空间,同时也承载社会活动。我们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不只在于观看,更在于使用,被更多的人开放性、多样性地使用,通过具有凝聚力的公共场所培育共同参与的、共享活力和资源的公共生活。这是城市与园区的区别,也是我们为何将城市设计的原理应用在这个园区项目的原因。在理想和真实的情况下,它应该同时具有城市和园区两种特征,即有外向、开放场景,也有内向、封闭空间,这是项目的属性和环境所决定的。

  新浪地产:作为建筑设计师,您怎么看待建筑设计中“产城融合”的因素?在城市发展中,建筑设计如何做到既能体现城市或者企业的标志,也能代表它的精神,同时又不被牺牲为建筑的试验者?

  刘晓光:“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城,重点是要形成一个城市环境。做产业园区相对容易,但是城市的活力并不能全凭想象或者设计产生,而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有机发生的。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鼓励这些企业园区的建筑更加开放,并融入到周边的城市环境中,真正形成一个城市。现在很多包括软件园在内的园区,虽然有大片的绿地,但缺乏有生活气息的城市街道。其中的建筑处于自己自足状态,变成微缩城市,还没有形成共同的城市空间。

  就我个人的体会,所谓标志性的建筑应该是“和而不同”。它们在定义上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它们的存在都有特殊的目的性。城市应该包含这种空间、场所,供大家去释放想象力、创造力,提供超脱日常的精神体验。“不同”本身无可厚非,可议论的是如何不同。“和”并不意味着形态一致,而是基于一个共同价值基础,气质相符,尊重所在环境,接受公众参与,代表公众意志。这个问题根本上是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和文化性的,不完全是一个设计问题,因此也无法单纯在设计上面寻求答案。    

  新浪地产:刚才介绍整个联想产业园的时候,一直在强调增加很多公共空间,目前已有很多混合公共空间来供员工来使用。请您从建筑师的角度觉阐述产业地产的趋势,除了提供更多满足人性需求的空间方面,还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呢?

  刘晓光:这是一个趋势和必然,但最终的结果还有待观察和判断。从人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给员工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认为舒适的外界环境必然会导致生产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激发,这可能是个必要条件,但未必是充分条件。

  现在大家热衷于讨论的这种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自己对此持谨慎的态度。个人经验上我倾向于与任何热盛的“潮流”保持一定距离。我们一方面推动开放的、混合的、创意型的城市和园区,同时也会不断就其意义进行自我发问。一期设计里引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在设计二期的时候会继续思考。

  新浪地产:如今,中国外资事务所已经历快速发展时期,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很想知道RTKL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面临挑战时,应对策略是什么?

  刘晓光:所有的外资事务所都经历了市场位置上的变化。90年代初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做的建筑还非常少,2000年前后才开始陆续涌现,那时候国外建筑师还有相对的优势,但最近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何市场都会经历一个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本土的设计力量快速成长,在很多项目上,外资事务所已经没有必然的优势。同时,外资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看似正在经历市场寒冬,但同时成熟市场的起伏循环也是自然生态。未来市场对于事务所的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对于在中国的外资事务所来说,需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定位和竞争力,确定自己在技术、经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

  面对经济环境变化,多元化、开拓新市场、重新配置业务重心等都是设计企业的策略选项。这一点上大型国际设计企业有更多经验的积累。

  竞争优势在哪里?这不仅是每一个设计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建筑师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根本目的不在于回应外部的竞争,而是给自己一次重要的反思职业、认识自己和确定方向的机会。这也算是市场低迷期的一大正面效应。

责任编辑: haerbin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